博源国际

伺服电机市场规模和格局分析-行业新闻-新闻资讯-江苏博源国际高端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
新闻中心
NEWS CENTER

伺服电机市场规模和格局分析

发布时间:2024-04-03 作者:本站 浏览量:1129

伺服电机作为现代工业装备中的核心部件 ,其市场地位日益凸显。本文重点介绍了伺服电机的概况、市场规模和格局及伺服电机未来发展趋势 。
一、伺服电机概况

伺服电机servo motor“伺服”一词源于希腊语“奴隶”的意思 。伺服英文为 servo,指系统跟随外部 指令进行人们所期望的运动 ,实现对位置、速度 、加速度和力矩的精准控制。“伺服电机”可以理解为绝 对服从控制信号指挥的电机 :在控制信号发出之前,转子静止不动;当控制信号发出时,转子立即转动;当控制信号消失时,转子能即时停转。伺服电机是工业自动化行业中应用最广的电机 。伺服电机具有响应速度快、精度高 、加减速度快 、速度不受负载影响等优点  ,且转速范围宽、高速性能好、低速运行平稳 ,同时抗过载能力强,能承受3倍于额定转矩的负载,适用于对有瞬间负载波动和要求快速起动的场合。伺服电机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,它可以精确地控制速度和位置,具有反应快速等特点,通常被应用在自动控制系统中执行元件,是伺服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伺服电机的内部结构伺服电机的内部结构:伺服电机主要由定子和转子构成 。定子上有两个绕组  ,励磁绕组和控制绕组。其内部的转子是永磁铁或感应线圈 ,导磁材料,转子在由励磁绕组产生的旋转磁场的作用下转动。同时伺服电机自带编码器,驱动器实时的接受到编码器的反馈信号,再根据反馈值与目标值进行比较来调整转子转动的角度 。由此可见,伺服电机的控制精确度很大程度决定于编码器的精度。伺服电机的工作原理伺服电机主要由伺服驱动器、电动机和其他相关部件组成 。伺服马达用来提供动力 ,而伺服控制器则负责调整输出速度和位置,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发送给执行机构 。

图片1

伺服电动机通常由两部分组成:一组感应电动机 ,另一组是被称为转子的飞轮 。当转子旋转时,产生电磁场 ,带动另一个被称为马达的小型机械零件工作 。转子上有两个不同的线圈,它们与吸盘连接在一起。吸盘会把转子上面的线缠绕起来,使整个马达看起来像一把剑。齿轮装置使得转子旋转顺畅,同时也限制了噪音。伺服电机的分类伺服电机分为直流和交流伺服电动机。

1) 直流伺服电机分为有刷和无刷电机 :

①有刷电机成本低 ,结构简单 ,启动转矩大,调速范围宽,控制容易,需要维护,但维护方便(换碳刷),产生电磁干扰,对使用环境有要求(无尘、易爆环境不宜),通常用于对成本敏 感的普通工业和民用场合;

②无刷电机体积小重量轻,出力大响应快,速度高惯量小,力矩稳定转动平滑,控制复杂 ,智能化 ,电子换相方式灵活 ,可以实现方波或正弦波换相,电机免维护 ,高效节能 ,电磁辐射小,温升低寿命长,适用于各种环境 。

2)交流伺服电动机又分为异步伺服电动机和同步伺服电动机。交流伺服电机优点在于速度控制特性良好, 在整个速度区内可实现平滑控制 ,几乎无振荡,90%以上的高效率,发热少,高速控制 ,高精确度位置控制,额定运行区域内可实现恒力矩,惯量低 ,低噪音,无电刷磨损 ,免维护 。缺点在于控制较复杂 ,驱动器参数需要现场调整PID参数确定 ,需要更多的连线 。高性能的伺服系统大多采用永磁同步交流伺服电动机,控制驱动器多采用快速、准确定位的全数字位置伺服系统

二、伺服电机市场规模与格局

伺服电机作为工业自动化的核心零部件,市场规模随产业自动化升级稳步增长。

替代需求:在机床、纺织机械、印刷机械和包装机械等领域 ,伺服电机相比步进电机具有精 度、扭矩、过载等性能方面的优势,渗透率不断提升;

新增需求:工业机器人、电子智造装备等行业对精度性能要求较高 ,其迅速增长为伺服电机市场贡献较大增量。根据 Grand View Research 与 MIR 数据统计,2020年全球伺服电机市场规模367亿元,预计2026年有望达到539亿元 。我国伺服电机起步较晚,尚处于成长阶段 ,2020年我国伺服电机市场规模149亿元 ,预计2026年有望达到225亿元 。伺服电机行业65%份额为外资品牌 ,高端市场基本被外资垄断 。根据MIR数据,我国伺服电机竞争格局中外资品牌占65%,国产品牌占35%。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,目前主流品牌可分为欧系 、日系和国产品牌等类别,其中欧系日系占据中高端市场,国产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。

①欧系品牌占比20%:如西门子、伦茨 、博世力士乐等,过载能力高、 动态响应好、驱动器开放性强,但价格昂贵、体积重量大;

②日系品牌占比45%:如安川、 三菱 、松 下等,品牌性能和价格相对低、体积小、重量轻 、可靠性和稳定性强,但动态响 应能力较弱 、开放性较差低 ,总体上性价比更高 ,最适合中端需求;

③国产伺服占比35% :如台湾台达、汇川技术 、华中数控等,产品基本成熟,精度和可靠性较差 ,中小功率居多, 中低端伺服系统已实现大规模量产,但高端伺服系统尚未形成商品化和批量生产能力。

图片2

汇川技术在国内市场份额第一,市占率15.9% ,其次为日本安川(11.9%)、台湾台达(8.9%)、日本松 下(8.8%)、日本三菱(8.3%),CR5为53.8% ,集中度较高 。当前我国中低端伺服系统已经能够实现大规模量产,但高端伺服系统尚未形成商品化和批量生产能力,国内对精密伺服电机控制系统的需求主要依赖进口 。机器人产业发展风生水起,随着扶持政策对机器人产业的推进,以及国产伺服技术的不断提升,我国伺服系统进口替代的步伐将加快 。如下为大家盘点一下国内伺服电机行业知名厂家 。

二、伺服电机产业链

作为生产磁性材料的主要原料——稀土 ,该原料和储量及产量均居世界第一,未来将保持长期宽松供给的状态。上游整体供给相对较为宽松。作为伺服系统必不可少的器件  ,编码器、传感器受国家政策支持 ,关键技术取得不断突破 。但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,伺服企业生产制造成本随着上升 。

1)上游为稀土磁材、电子零部件等材料。

2)中游为伺服系统制造,包括伺服电机、伺服驱动器 、数控系统 。

3)下游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、机器人 、汽车制造 、工业等领域。

三 、中国伺服电机行业展望

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,伺服电机作为重要的动力元件 ,在机械和电子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。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 ,伺服电机的发展趋势也会紧跟时代的潮流 ,未来的发展趋势是:

采用高效功率驱动电路 高效功率驱动电路具有低功耗 、高可靠性和稳定性,能够满足各种应用领域的高性能要求 ,是伺服电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。

发展低噪声伺服电机 由于伺服电机无法完全避免噪音,所以发展低噪声伺服电机无疑是企业技术发展中的热点。企业将努力改善结构设计 ,研发一系列低噪声伺服电机,以满足不同应用场合的需求,提高伺服电机的适应性 。

发展高性能伺服电机 主流的伺服电机功率不断提高,加上智能控制系统,伺服电机的精度、响应速度和稳定性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 。未来进一步研究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 ,企业将发展更高性能的伺服电机,从而满足市场的需求。

研发更加节能的伺服电机 伺服电机直接耗费的大部分能量是电能 ,一般情况下,电动机只能转换50%的电能为机械能,其余50%损失为热能 。伺服系统一般由驱动器、电机、编码器构成。伺服系统属于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,技术难点主要在于是否具备自调整功能、伺服驱动器响应速度、电磁设计技术等方面,于集成度高、产品设计和工艺复杂,需要长时间的经验积累才能生产出可靠性和稳定性高的产品。

①伺服驱动器(指令装置)属于驱动层,又称“伺服控制器”、“伺服放大器”,一般通过位置 、速度和力矩三种方式对伺服电机 进行控制,实现高精度的传动系统定位;改变控制电压可以变更伺服电机的转速及转向。

②伺服电机属于执行层,伺服电机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作为执行元件 ,把输入的电压信号变 换成转轴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 。

③编码器(反馈装置)通常内置在伺服电机末端 ,用来 测量电机的转角、转速和位置,对控制精度具有关键作用。驱动器根据反馈值与目标值进 行比较,调整转子转动的角度 ,达到伺服控制的目的 。

 


XML地图